深入海底45米,为8万吨的“巨人”护航,用中国最“深”的技艺为保障沉管隧道安全筑起最后一道生命线;每天完成8000多次往复单一的锉修动作,让零件的精度达到0.003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二十五分之一。这些听起来不可想象的技艺,却实实在在出自于中国“深海钳工”第一人的港珠澳大桥深海钳工管延安和中航工业首席技能专家方文墨这两位“大国工匠”之手。
领导嘉宾共同参观学子现场点钞
在4月25日我校举行的“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广东省启动仪式暨首场活动中,近千名学子有幸亲眼目睹这两位“大国工匠”的精彩绝活,听听大师们讲述职业人的“工匠精神”。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富、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王玉学、深圳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范坤、我校党委书记陈秋明等出席启动仪式并发表讲话,全省45所高职院校关工委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启动仪式。我校校长贾兴东主持仪式。
让“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本次“大国工匠进校园”广东省首场活动是由教育部关工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宣教部和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工委联合主办,深职院承办的。
陈秋明在致辞中表示,学校近年来强化立德树人,全面加强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养培育,开设 专业文化课程,搭建社团等各类平台,既培养了教师的“匠人之道”,又让学生在技能实践中养成良好职业素养。他希望通过“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把爱岗敬业、专注执着、精益求精、报国奉献的“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健全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长效机制,推动工匠精神在育人各个环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德业并进 自强不息”的“深职工匠”。
王富在致辞中表示,把两位大国工匠请进职业院校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对于传递和弘扬工匠精神,激励大学生树立职业信心,提升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同学们要认真体会、思考和感悟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从大国工匠身上找到对自己的全新认识和定位,成为工匠精神的传承者,为精彩的人生开启新的大门。”
王玉学和范坤在致辞中纷纷勉励我校学子要向大国工匠学习,脚踏实地、潜心专研、打磨一技之长,修炼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成为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王玉学还对全省各职业院校关工委提出要求,要学习和借鉴深职院成功办会的经验,让活动的成效进一步在全省范围内辐射开来。
在互动中体悟“工匠精神”真谛
中国“深海钳工”第一人管延安现场展示绝活
方文墨大师现场打磨的零件之间零缝隙
“靠技艺糊口不难,但是能做到‘工’还是能达到‘匠’,要看技艺是否精湛。希望同学们能勤学苦练、精益求精,练就一身好本领报效祖国。”启动仪式上,管延安和方文墨两位“大国工匠”分别结合自身的成长,讲述了从业以来敬业、精业的事迹和感悟,不仅生动诠释了工匠精神专注执着、踏实坚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等深刻内涵,而且不约而同地谈到,工匠精神的养成最终要靠爱国强国的拳拳之心。正是因为报国奉献的思想境界,让他们分别在各自的岗位上书写了大国工匠的风采和尊严。两位大师还现场演示了各自的绝活——维护海底工程的研磨技术、狭小空间的盲锉技术、锉刀磨平真空吸附技术,两位大师臻于化境的技艺赢得师生们的阵阵掌声。
贾兴东为管延安和方文墨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贾兴东为管延安和方文墨颁发客座教授聘书。今后,两位工匠将不定期来校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建立起学校与大国工匠长期联系机制,让“工匠精神”在深职传承下去。
工匠现场访谈
在随后的访谈中,同学们与“大国工匠”精彩互动,同学们不时提问,现场互动气氛十分热烈。
多个专业项目为活动赋予职教特色
除了当天上午主会场的活动外,我校还特别邀请了带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智能电视的国家领军人才冯万良和年均与水下机器人打交道达1000个小时的顶级水下机器人操作手廖菲两位“南粤工匠”参与了下午电信、机电学院的分会场活动,他们用自身经历、现身说法,引导学子践行“工匠精神”,提升综合素养,适应职业生涯的发展。学校还邀请了部分已经离开校园、始终在工作岗位上发扬“工匠精神”的优秀毕业生回到母校与师弟师妹分享经验,传授心得感悟。
现场花式点钞
制作陶艺
此外,陶艺制作、现场点钞、心肺复苏演习、网络精英挑战赛、机器人展演、“技能大比武”系列活动回顾展等多种形式的专业项目也在当天同时举行,思想道德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和职业精神教育共冶一炉,突显了浓郁的职教特色。
学校组织的现场互动微信上墙,也营造了大国工匠进校园与学子互动的热烈气氛。他们用真诚、热情、俏皮的话语抒发了对大国工匠的钦佩,并表达了要将“工匠精神”传承到底的决心。
全国总工会宣教部职工教育处处长彭艺、全国总工会宣教部职工教育处处级调研员王明燕、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范海星、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秘书长蔡春逢、广东省总工会广东省教科文卫工会主席谢岩梅、深圳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唐海海、深圳市总工会处长黄讯超以及我校全体校领导、各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等出席了启动仪式。
(宣传部 文/李 楠 图/刘 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