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下一代
首页工作动态立德树人党史国史教育官龙山杂志书画育人艺 苑摄影天地
信息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官龙山杂志>>正文
校园文学刊物《官龙山》第五期 卷首语
2018-11-06 13:33  

   这一期《官龙山》共刊登文学作品84篇,除大部分是新投稿稿件外,还有一小部分是上期因篇幅限制而未刊登的,留在本期予以发表;还刊登了“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纪念深职院建校25周年书画展”的部分书画作品,共23幅。本期一头一尾两篇作品为我校青年教师所撰,电信学院林献忠的诗作《送别深职毕业生》诉说了师生难舍难分的离别之情,表达了对深职学子未来梦想实现的殷殷期盼。管理学院杜洁莉的《人逃脱不了这个世界》是篇美术评论,视野宏阔,思维深邃,在罗列诸多社会现象的同时,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工业文化和科技文明异化人类的担忧,对现实世界进行精神反思,思辩意味甚浓。在此,感谢给本刊投稿的所有作者同学,感谢两位老师。

本期诗作不多,从《记忆的夏》中可以感受到青涩情谊的朦胧和温暖;《诗四首》中的《工匠》一诗有声、有色、有思索;《寻我》表现出一位有追求的大学生在实现梦想征程中的探索思考和深刻自觉。

散文仍占绝大部分篇幅。《一世书文,一往而深》的作者素喜阅读和写作,透过作者有功底的文字,可窥见其精神世界的一角。在当今网络信息铺天盖地的环境下,人们大都满足于手机浅阅读,快速浏览不求甚解,而这位同学仍喜爱读书,尤其钟爱阅读纸质图书,难能可贵。的确,读书对一个人的益处,不光是可以“通过书中的文字带领我们探索那些美丽的未知”,还有,“爱读书的人,其实不太容易被现实打倒”。诚哉斯言。

今年中国关工委、教育部关工委和省市关工委都把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因此本期设立了“传承红色基因”栏目,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重要指示精神。正如《重拾红色记忆》一文中所写的那样:“我们绝不能忘掉历史,我们应该尊重历史,崇敬先人的奋斗,崇敬先人的贡献;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需要我们新一代的青年来传承”。《缅怀英烈 不断奋进》的作者是深圳坪山人,坪山是东江纵队纪念馆所在地,作者曾多次参观过,她认为“我们应从英雄身上学习他们的坚毅、不屈和奋斗精神”,“要把这种精神体现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使英雄的思想内化到我们身上,做一名合格的优秀大学生”,继承先烈遗志的意愿跃然纸上。《投入心海中的桥影》从赞美港珠澳大桥写到了当年钱塘江大桥的建造,讲述了桥梁工程界先驱们的爱国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创新壮举,讴歌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作者希望“我们青年一代都应该传承这种精神,为祖国繁荣富强的明天,从老一辈手里接过接力棒,一代一代传下去”。《参观“深圳老战士纪念馆”有感》的作者写道:“这些普通战士的英勇事迹和献身精神给我们当代大学生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我们去刻苦学习,不断地努力奋斗”!同学们能有这样的认识高度,令人欣慰。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学把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想写成文章在本刊发表,与广大同学分享。

在散文部分的“青春絮语”、“我的大学”栏目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群刚走出家门、离开父母的大孩子瞬间变得成熟起来的故事––在家是孩子,是宝贝,是骄子,是爱女,可一旦离家,面对陌生的城市,面对大学的课堂,迷茫,沉思,在所难免,而随之就是反省,是振作,是奋起,几乎在一周之内,他们就完成了“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蜕变。这种变化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发生,就在于高等学府环境的催化,这种神奇是如何发生的,看看学子们的自白就知道了。不少作者同学写下了这种转变的心路历程,深刻地剖析了自己对大学的认知以及对学校所处的这座城市的认识,读来饶有兴味。

《悟》的作者是“土生土长的新疆人”,来到万里之外的深圳,她“想尽办法适应这里的一切”,同时也积极向大家介绍家乡,强调“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斥责那些“宗教极端分子”是“给民族丢脸的败类”。作者“希望内地的同学,靠近一点,多了解我们一点”,相信广大同学都能够多多与新疆同学交流,共同进步提高。

读《深圳,美梦成真的地方》,这句话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我能做到的就是用我现有的生命去创造我能想到的美好,把每一天都当作一个美好故事的开始,用意想不到的视野去探寻寻常看不到的乐趣,把生活过成想象中的样子”。

《不念过去,不畏将来》的作者以形象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悟:“疲倦的时候可以停下脚来,看看路边的风景;迷路的时候可以停下脚来,思考一下人生;害怕的时候也可以停下脚来,点亮一只蜡烛,驱逐心中的恐惧,但没有任何借口可以成为你停滞的理由”。

篇幅所限,不能将我们在编辑过程中看到的闪光点一一呈现,唯愿您抽时间读读记载着我们同学们心里话的这份刊物,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本刊作为一份校园文学刊物,审稿中对“文学”概念的把握比较宽泛。可以说,文学天生是校园的宠儿,青春时期没有文学是不可思议的。在人生最美好的大学阶段,借助文学,将自己的体验、感悟、想象以及难忘的一切用语言文字保留下来,何乐不为呢?相较于我校学生总数,本刊稿源还不够广,不够充足。在我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院校的进程中,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关注我们的《官龙山》,特别期盼有更多的同学积极向本刊投稿。让我们一起努力,使我们这块文学园地枝繁叶茂,百花争艳。

––本刊编辑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1998-2015 SHENZHE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08843号-1

学院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留仙大道7098号   邮编:518055  总机:0755-26731000